参考文献
[1]沈昌祥, 石磊, 张辉, 等. 可信计算与可信云安全框架[J]. 科学与管理, 2018, 38(2): 16[2]沈昌祥. 用可信计算3.0筑牢网络安全防线[J]. 信息通信技术, 2017, 11(3): 46[3]沈昌祥. 用主动免疫可信计算3.0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J]. 信息安全研究, 2018, 4(4): 282302[4]沈昌祥, 陈兴蜀. 基于可信计算构建纵深防御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J].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2014, 46(1): 17[5]沈昌祥, 公备. 基于国产密码体系的可信计算体系框架[J]. 密码学报, 2015, 2(5): 381389[6]沈昌祥, 张焕国, 王怀民, 等. 可信计算的研究与发展[J]. 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 2010, 40(2): 139166[7]白鑫. 云环境下安全监控机制关键技术研究[D].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 2016[8]杨石松. 云环境中虚拟可信根管理框架关键技术研究[D].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 2018[9]沈昌祥, 张大伟, 刘吉强, 等. 可信3.0战略: 可信计算的革命性演变[J]. 中国工程科学, 2016, 18(6): 5357[10]涂山山, 胡俊, 宁振虎, 等.可信计算: 打造云安全新架构[J]. 信息安全研究, 2017, 3(5): 440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