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波. 完善数据安全治理范式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J]. 信息安全研究, 2024, 10(8): 776779[2]徐宏, 吴长春. 网络数据犯罪的刑法规制完善思路[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3, 36(5): 1319[3]石魏. 网络数据动态流动刑事规制的现状审视、反思与探索[J]. 法律适用, 2022, 37(11): 98106[4]蔡士林. 我国数据安全法益保护: 域外经验与立法路径[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39(6): 97106[5]周辉, 孙牧原. 我国的数据治理挑战及其应对[J]. 信息安全研究, 2023, 9(7): 612617[6]袁彬, 丁培. 数据犯罪的刑法规制路径审视与优化[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3, 64(4): 6877[7]张晓君. 数据主权规则建设的模式与借鉴——兼论中国数据主权的规则构建[J]. 现代法学, 2020, 42(6): 136149[8]王利明. 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J]. 现代法学, 2013, 35(4): 6272[9]刘宪权, 石雄. 网络数据犯罪刑法规制体系的构建[J]. 法治研究, 2021, 15(6): 4455[10]蒋占卿, 沈尧. 大数据时代犯罪时空新认识[J].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 2021, 36(4): 89100[11]苏桑妮. 从数据载体到数据信息: 数据安全法益本位之回归[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0, 22(6): 97108[12]张明楷. 增设新罪的观念——对积极刑法观的支持[J]. 现代法学, 2020, 42(5): 150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