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才俊, 白冰, 王伟忠, 等. 基于指令序列嵌入的安卓恶意应用检测框架[J]. 信息安全研究, 2022, 8(8): 777785[2]陈镭, 杨章静, 黄璞, 等. 基于机器学习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实验[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 37(12): 9497[3]李占魁. 基于内存转储分析的代码注入攻击检测方法[D].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4]马宝强, 何俊江, 王运鹏, 等. 对抗机器学习攻击下的SQL注入检测方法[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2 (4): 3839[5]杨成刚. 基于机器学习的Web应用入侵威胁检测[J]. 通信技术, 2021, 54(4): 967975[6]姜鑫. 基于机器学习的Android应用漏洞检测技术研究[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9[7]田明会. 基于机器学习的安卓恶意应用检测方法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7[8]邵帅, 王眉林, 陈冬青, 等. 基于机器学习的Android应用组件暴露漏洞分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9, 39(9): 974977[9]张家旺, 李燕伟.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系统[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7, 34(6): 17741777[10]陈文波. 基于机器学习的Android应用软件权限管理技术研究[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7[11]丘惠军, 连耿雄, 刘则君. 基于组合机器学习算法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J]. 信息技术, 2019, 43(7): 5964[12]王庆飞, 王长波, 鲍娟.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J]. 科技资讯, 2020, 18(27): 810[13]赵梦雪. 基于深度学习的安卓恶意应用检测方法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4]李剑, 朱月俊. 基于权限的安卓恶意软件检测方法[J]. 信息安全研究, 2017, 3(9): 817822[15]Jin X, Hu X, Ying K, et al. Code injection attacks on html5based mobile apps: Characterization,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C] Proc of the 2014 ACM SIGSAC Conf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New York: ACM, 2014: 6677[16]Chen Y L, Lee H M, Jeng A B, et al. DroidCIA: A novel detection method of code injection attacks on HTML5based mobile apps[EBOL]. [20230703]. https:ieeexplore.ieee.orgabstractdocument7435482[17]Xiao X, Yan R, Ye R, et al.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code injection attacks on HTML5based apps[C] Proc of the 3rd Int Conf on Advanced Cloud and Big Data. Piscataway, NJ: IEEE, 2015: 2542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