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邵晶晶, 韩晓峰. 国内外数据安全治理现状综述[J]. 信息安全研究, 2021, 7(10): 922932[2]冯登国.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 数据安全治理实践指南(1.0)[R]. 北京: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1[4]洪海林.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理念探究———在信息保护与信息流通之间[J]. 河北法学, 2007, 25(1): 108113[5]安柯颖. 个人数据安全的法律保护模式———从数据确权的视角切入[J]. 法学论坛, 2021, 36(2): 5865[6]周辉. 网络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与未来: 基于欧盟、美国与中国司法实践的比较研究[J]. 治理研究, 2018, 34(4): 122128[7]梅夏英. 在分享和控制之间数据保护的私法局限和公共秩序构建[J]. 中外法学, 2019, 31(4): 845870[8]纪正坦. 平台数据安全治理优化路径探析——以“滴滴公司网络安全审查案”为切入视角[J]. 信息安全研究, 2023, 9(1): 6672[9]余晗, 梁音, 宋继勐, 等. 数据安全共享技术发展综述及在能源电力领域应用研究[J]. 信息安全研究, 2023, 9(3): 208219[10]黄长春, 齐雅楠. 民航ACDM系统数据安全保护方案探析[J]. 信息安全研究, 2023, 9(5): 482489[11]张昊星, 赵景欣, 岳星辉, 等. 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管理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研究[J]. 信息安全研究, 2023, 9(6): 543550[12]陈曦, 李勇, 李如先. 一种支持细粒度授权的数据安全共享方案[J]. 信息安全研究, 2023, 9(7): 6676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