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玉清, 吴舒平, 刘奇旭, 等. 国家安全漏洞库的设计与实现[J]. 通信学报, 2011, 32(6): 93100[2]刘奇旭, 张翀斌, 张玉清, 等. 安全漏洞等级划分关键技术研究[J]. 通信学报, 2012, 33(S1): 7987[3]王克铨, 范清栋. 一种实现云平台系统漏洞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方法[J]. 广西通信技术, 2019 (3): 3738, 42[4]杨一未, 孙成昊.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体系建设与漏洞管理标准化研究[J]. 信息安全研究, 2022, 8(1): 6270[5]黄云仙, 冯剑武. 基于云资源池的安全漏洞管理研究[J]. 广西通信技术, 2020 (4): 3437[6]杨诗雨, 苏丽丽, 侯元伟, 等. 面向漏洞管理的工作流技术应用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9, 39(9): 967973[7]毛辉, 曹龙全, 吴启星, 等. 监测预警处置一体化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研究[J]. 信息网络安全, 2020 (S1): 122126[8]胡晓娜, 王佳敏, 李雅. 漏洞基建, 漏洞运营管理的新方向[J]. 中国信息安全, 2022 (6): 6364[9]刘畅. 统一漏洞管理平台研究设计[J]. 信息安全研究, 2022, 8(2): 190195[10]王晨昊, 黄建. 构筑漏洞情报机制 推进漏洞全生命周期管理[J]. 中国金融电脑, 2020 (9): 7679[11]段保平. 安全漏洞的完整生命周期管理[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8 (10): 127130[12]倪浩杰. 基于生命周期的新型漏洞管理平台设计[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0 (4): 7779[13]程永新.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资产管理方法论与实践[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8, 35(11): 326329[14]郭锡泉, 陈香锡. Web应用安全的集成风险评估方法[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23, 40(4): 311317, 323[15]阮前, 刘虹, 滕滨, 等. 中国移动IT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新通信, 2021, 23(22): 2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