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祝烈煌, 刘哲理. 数据安全与隐私计算[J]. 信息安全研究, 2022, 8(10): 954955[2]李凤华, 李晖, 贾焰, 等. 隐私计算研究范畴及发展趋势[J]. 通信学报, 2016, 37(4): 111[3]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隐私计算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1)[R]. 北京: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2021[4]闫树, 吕艾临. 隐私计算发展综述[J].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6): 111[5]李晖. 隐私计算——面向隐私保护的新型计算[J]. 信息通信技术, 2018, 12(6): 68[6]杨强. 联邦学习: 人工智能的最后一公里[J]. 智能系统学报, 2020, 15(1): 183186[7]王童, 马文平, 罗维.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共享及安全多方计算模型 [J]. 计算机科学, 2019, 46(9): 162168[8]王吾冰, 刘博, 范渊, 等. 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的机密计算框架设计及安全性分析[J].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2, 48(8): 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