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詹晓宁, 欧阳永福. 数字经济下全球投资的新趋势与中国利用外资的新战略[J]. 管理世界, 2018, 34(3): 7886[2]丁晓东. 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思想渊源与基本原理——基于“公平信息实践”的分析[J]. 现代法学, 2019, 41(3): 96110[3]Schwartz P M. Privacy and democracy in cyberspace[J]. Vanderbilt Law Review, 1999, 52(6): 16091672[4]Bowman J P. The digital economy: Promise and peril in the age of networked intellige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1996, 10(2): 6971[5]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课题组. 数字经济: 迈向从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8[6]杨虎涛. 数字经济的增长效能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 (3): 2132[7]杨扬. 人工智能技术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基于会计师事务所视角的实证研究[J]. 技术经济, 2020, 39(5): 917, 34[8]高富平. 大数据知识图谱[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20[9]李淼焱. 数字经济给增值税征管带来的挑战及应对思路[J]. 国际税收, 2017, 49(7): 5153[10]梅夏英. 数据的法律属性及其民法定位[J].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9): 164183, 209[11]Keller D. The future of ideas: The fate of the commons in a connected world[J]. Duke Law Journal, 2002, 52(1): 273322[12]李淮男.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个人信息利用与保护的平衡与优化[J]. 信息安全研究, 2022, 8(7): 726731[13]Solove D J. Introduction: Privacy selfmanagement and the consent dilemma[J]. Harvard Law Review, 2013, 126: 18801903[14]杨芳. 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及其检讨——兼论个人信息保护法之保护客体[J]. 比较法研究, 2015 (6): 2233[15]赵宏. 信息自决权在我国的保护现状及其立法趋势前瞻[J]. 中国法律评论, 2017, 13(1): 147161[16]高富平. 个人信息保护:从个人控制到社会控制[J]. 法学研究, 2018, 40(3): 8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