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360企业安全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中关村大数据日暨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发展高峰论坛”演讲时表示,如果不能应对层出不穷的网络攻击,不能解决好数据可能被泄露、被修改的问题,未来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将会只开花不结果。
日前,一份多达12GB、涉及数千万用户、疑似属于京东的数据意外泄露,这些数据中甚至包括用户的姓名、密码、邮箱、QQ、身份证、电话号码等。12月11日凌晨,京东紧急发文澄清,称经京东信息安全部门初步判断,该数据源于2013年Struts 2的安全漏洞问题,当时国内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及大量银行、政府机构都受到了影响,导致大量数据泄露。
大数据正在颠覆许多产品和服务,互联网安全的保障也受到挑战。齐向东表示,在大数据时代,通过特征引擎来实现互联网安全的传统做法已经被云计算方式所代替。“最核心的技术完全变样了,这颠覆了整个网络安全行业的市场。”
齐向东强调,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必须和安全技术相结合,因为没有安全就没有大数据的未来。他提到,今年发生的徐玉玉电话诈骗案背后,就有黑客攻破了山东省的高考网上报名系统,拿到了一系列考生的个人数据,这反映了个人信息数据泄露的情况十分严重。
数据泄露引申出了更加严重的问题——数据修改。“未来的人工智能的智慧都来源于大数据,如果数据被修改了,人工智能能干出来什么事来可想而知:科幻大片里说机器人发疯了,不听人控制了,为什么?是因为数据出问题了!”齐向东提醒,在现代社会有很多关键的基础设施都由各种数据控制,数据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更加严重。
数据泄露甚至被修改的背后,是漏洞频发、网络攻击技术层出不穷,但传统的网络安全防控技术已经无法完全解决大数据安全问题。齐向东形容,传统的网络安全防控技术所采取的办法是“设围墙,加大门”,但越来越多的网络攻击就像拿着万能钥匙一样,可以打开这些“大门”,传统的网络围墙也挡不住不断更新的网络攻击。
“要解决大数据的安全,还得用大数据的技术。”齐向东认为,大数据时代保障网络安全需要培养网络安全的预知能力,而这种能力只能用大数据的技术来做。“在一个完全智能化的大数据安全感知的体系里,我们认为还是有可能、有能力保证大数据安全的。”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王林 (原标题:齐向东:没有安全保障,大数据产业将只开花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