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我要投稿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简介
编委会成员
编委会章程
读者中心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投稿须知
文件下载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2-15
上一期
下一期
特别策划
安天,实战化守卫网络安全
田霞
2018, 4(2): 98-103.
摘要
(
)
PDF
(34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网络安全领域,有一个公司被称为“民企国家队”,这个称呼是有来历的:2016 年 5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期间,视察了位于哈尔滨科技创新城的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安天)之后,对安天负责人说:你们也是国家队,虽然你们是民营企业。
学术论文
客户隐私数据流转安全管理系统
艾解清 魏理豪 梁承东 陈亮
2018, 4(2): 104-114.
摘要
(
)
PDF
(42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通过应用系统对公众提供业务的同时也收集到了个人隐私数据.这些个人隐私数据在与企业生产数据关联后,成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客户隐私数据.客户隐私数据面临诸多的安全威胁,在产生、传输、处理、存储、使用、销毁过程中涉及多个应用系统和多个网络边界,同时由于应用系统的不断扩建,与外部系统数据交换的接口不断增加,造成客户隐私数据分布在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无法进行统一管理和集中化安全保障.从客户隐私数据在网络流转过程的角度去分析和设计,建立1个客户隐私数据流转安全管理系统用于保护客户的隐私数据.该系统使用了深度包检测技术、文档加解密技术、数据脱密技术和异常行为检测技术,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提供了安全技术保障.
支持国产密码算法的OpenSSL设计实现及应用
蔡成杭
2018, 4(2): 115-132.
摘要
(
)
PDF
(22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penSSL是一套应用广泛的、开源的支持传输层安全协议的密码学基础库。将国产密码算法集成到OpenSSL中,使之支持国密认证体系及国密TLS协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如何将国密算法及国密TLS协议集成到OpenSSL中,以及支持国产密码算法的OpenSSL应用。
基于多维特征的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系统
陈泽峰 方勇 刘亮 左政 李抒霞
2018, 4(2): 133-139.
摘要
(
)
PDF
(12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和降低系统开销,提出了使用多个级别的不同分类器用于平衡精确度和系统开销的检测机制。采用操作码等多个独立的数据源作为机器学习的训练集,仅在级别一无法提供可靠的检测时,将级别二作为最终检测结果。并在关注申请权限的同时,研究运行时权限之间的关联性,使用n-gram处理操作码序列。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在降低开销的同时保证方法的有效性,因此,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未知应用的恶意代码检测。
基于深度学习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的设计和实现
王涛 李剑
2018, 4(2): 140-144.
摘要
(
)
PDF
(9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安卓恶意软件检测的准确率和有效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安卓恶意软件系统.该系统中使用的安全相关特征分别由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组成.经过特征选择算法,将深度学习多层降噪自动编码机,用于最终的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安卓恶意软件检测系统:SDADLDroid.在本次实验中,使用了8000个良性应用软件和7000个恶意软件组成的数据集,该系统通过对现实中15000个应用构建了一个3层的SDA神经网络,该系统的检测正确率高达95.8%.实验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安卓恶意软件检测系统比传统机器学习技术有更高的准确率.
基于大数据平台敏感数据流转全生命周期监控的研究与应用
严敏 何庆
2018, 4(2): 145-149.
摘要
(
)
PDF
(15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对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统的数据管理式已经无法满足复杂流转场景下的安全需求。因此运营商急迫需要对组织内的数据进行梳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生命流程控制体系。论文通过对组织内敏感数据的存储、流转、访问等场景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实现对组织内敏感数据安全的综合防护。
基于带有ARCH效应时间序列分析的网络流量预测
杨阳 朱浩然 任鹏飞
2018, 4(2): 150-156.
摘要
(
)
PDF
(37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的方法,之后重点对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和小波分析方法做了介绍,同时引入带有 效应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并对以上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方法。之后利用小波分析和带有 效应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银联网络流量进行分解与重构,得到低频项、高频项和激增项。根据各子序列是否具有条件异方差性对相应子序列建立 模型或 模型,并将所有的子序列进行线性组合得到网络流量模型。将构建的网络流量模型和原始数据和未考虑条件异方差性的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发现构建的网络流量模型平均误差率更小、预测合格率更高,因此其结果更优,并依此作为构建网络异常流量检测基线的预测值更为准确。
管制扇区复杂网络特性与抗毁性分析
王兴隆 高经东 赵末
2018, 4(2): 157-162.
摘要
(
)
PDF
(33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高空中交通管制效率是解决航班延误的有效方法。本文从空中交通管制的基本单元——管制扇区入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以扇区为节点,空间位置相邻的扇区依据航班联系设边,建立管制扇区复杂网络结构。以华北区域管制中心所辖空域为例实证分析,该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聚集系数均比较小,度分布相对平均,强度、介数累计分布符合特定函数规律。研究扇区网络的抗毁性,找出对网络抗毁性影响最大的指标,并以此确定关键扇区和潜在关键扇区。
在智能家居环境下基于 CSI 的伪 AP 检测研究
冯鑫 胡勇
2018, 4(2): 163-169.
摘要
(
)
PDF
(16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的伪AP检测方式都是基于AP的硬件特征和流量特征来检测,但是这两个特征都容易被攻击者伪造。本文针对在智能家居环境下,鉴于终端和网关的位置都比较稳定,提出一种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伪AP检测方法,将伪AP检测问题转化为AP位置检测问题。方法分为搜集阶段和检测阶段。搜集阶段,在安全环境下搜集目标AP的位置信息作为指纹并构建指纹库。在检测阶段,检测当前连接AP的位置信息,并将其与指纹库中的信息做对比,以此来判断当前AP的安全性。经过实验证明,此方法可行,并成功解决了传统的伪AP检测方法容易被绕过的问题。
技术应用
一种双网口冗余的视频编码方法及系统
苏威积 李剑 杜炜
2018, 4(2): 170-174.
摘要
(
)
PDF
(9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网口冗余系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通讯控制系统,本文主要是根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需求研制出的一个双网口冗余的视频编解码系统。整个系统主要包括冗余网络模块、视频编码模块、视频解码模块以及相应的IO传输模块。其中冗余网络模块是该视频编解码系统的核心模块,通过冗余网络可以快速及时的进行监控视频的编解码传输,并且能够实时地响应网络传输故障,具有快速恢复能力,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实时性。对网口进行双冗余备份,当正常通信的网口或者线路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地切换到备份的网口上。本文详细描述了一种双网口冗余的视频编解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CA 认证在视频监控模型中的应用
苏威积 黎雷蕾 李剑
2018, 4(2): 175-179.
摘要
(
)
PDF
(10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建立安全可靠的视频监控模块的设计思想的同时,提出了基于CA认证的用户身份认证模式.该系统分为客户端模块、转发模块、CA认证模块及视频码流采集等模块,各个模块实现的功能和实现的流程都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系统采用CA认证的方式来验证使用者的身份是否合法,若无法通过CA认证,那么无法获取视频的图像,同时给出了一种改进现有视频监控系统的方法,能够在不改变现有摄像机终端的情况下实现CA认证,最后,该系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也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提升,而且便于将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环境.
基于OpenStack的累积型失效检测方法P-FD的研究和应用
李雪莉
2018, 4(2): 180-184.
摘要
(
)
PDF
(12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penStack是最受欢迎和广泛使用的开源云计算平台之一,在OpenStack中实现高可用是一个必需的技术。而由于软件或硬件不可靠性导致的节点失效,是阻碍实现高可用的主要问题。在OpenStack中,主要通过传统的发送心跳,设定固定超时时间的方式进行失效检测,但是这种方法存在误判问题,如只是网络延迟,节点并未失效,也会成心跳过期,造成误判而对虚拟机进行迁移,付出不必要的极大代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太分布的累积型失效检测方法P-FD,根据时间累积变化计算怀疑度,同时除了阈值外还采用Pull心跳模式结合实现二次确认策略,减少了误判率。相对于OpenStack现有失效检测方法,它能够更好的适应OpenStack这种大型云计算模式中动态且不稳定的网络环境。实验结果表明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该检测方法降低了误判率,有效提高了系统可用性。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